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事關農民的切身利益,處理確權登記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矛盾,甚至影響農村穩(wěn)定。在具體工作中應穩(wěn)妥推進,先化解矛盾再進行確權,切實保障農民權益。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是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護農民土地權益、促進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健全農村治理體系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農業(yè)部從2009年開始開展試點工作,經過村、鄉(xiāng)鎮(zhèn)、縣和整省試點,目前已有12個省進入“整省推進”階段,要求2018年完成所有省份的確權工作。從實際工作看,要把這件好事辦好,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土地收益逆轉,農民爭地,矛盾尖銳。自農村土地二輪承包以來,已有20年,不規(guī)范的土地流轉在農村一直存在。在改革開放初期,土地收益低,還需要繳納農業(yè)稅,加上農村勞動力過剩,一些外出務工人員自發(fā)將自己承包的土地轉給親戚或朋友,甚至還有貼錢轉讓土地的。在這些土地的自發(fā)流轉過程中,存在著農民私自處理,多次流轉,口頭協(xié)議,變更不及時,甚至沒有做過登記等現(xiàn)象,這就導致土地權屬不清,有的有地無證,有的無地有證,或者地證不符,承包主體人不符,權證與合同不符。隨著國家農村政策的轉變,不僅免了農業(yè)稅、“三提五統(tǒng)”,國家還給土地補貼,糧食也漲了價。于是,以前放棄承包地的農戶紛紛討要自己的承包地。還有之前土地收益少時,承包地四至不清,鄰里之間也不太計較;即使計較了最后也不了了之,現(xiàn)在確權,大家寸土必爭,導致農戶與農戶之間矛盾緊張。
土地分配不規(guī)范,農戶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之間矛盾激烈。例如,某地在二輪承包時,為了發(fā)包順利,將耕地分為不同等級,好地一畝算一畝,差地兩畝或更多算一畝,雖然承包合同上的耕地是均分,但實際上土地有多有少。還有一些地區(qū),分地好壞采用抓鬮方式,分到什么樣的地全靠運氣。正是考慮到田塊遠近、土地肥瘦等原因,很多村組對承包地是五年至十年自行調整一次,出現(xiàn)了“增人增地、減人減地,五年一小調、十年一大調”現(xiàn)象,這些給確權工作帶來了難度。還有一些農村家庭,添丁增口,如果按照中央規(guī)定,二輪承包關系長期穩(wěn)定不變的原則。未來五年內按既有土地分配完成確權,這就會遭到未獲土地農戶的強烈反對;而按新規(guī)則,對現(xiàn)有人口進行土地分配并確權,必定會引起那些已占有土地農戶的反對。實際上,不少農村地區(qū)二輪承包后有20%—30%的農民目前沒有土地,包括剛出生的小孩和婚遷來的人口,現(xiàn)在土地要確權,這就意味著他們未來都沒地了。總之,之前地少地差的農民希望通過這次確權重新分配土地。沒地失地的農民也希望通過這次確權調整土地,甚至要求按照人口進行土地再分配。這些問題導致了人地關系復雜,農戶與農村集體經濟之間關系緊張,給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帶來了難題。
對開荒土地、無主地的確權登記頒證問題。比如在西南、西北一些縣市存在著二輪承包期后農民新開墾出來的荒地,農民在這些荒地上耕作多年,早已視為自家土地,但這些荒地并沒有寫入二輪承包的合同中。如果確權登記后將這部分荒地全部歸入開荒者名下,可能對其他沒有荒地資源者不公平;如果將這些荒地全部收歸集體或國有所有,不補償開荒者的前期投入顯然也不合理。如果補償則如何確定補償標準,由誰給予補償資金也將會是巨大難題。
基層干部群眾認同度低,存在畏難情緒。此次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任務繁重,一般需經過信息搜集、外業(yè)調查與現(xiàn)場指界、審核公示、簽名確認、登記頒證等繁瑣程序,尤其是具體的調勘實測工作量大,難度強,費用高,一些基層干部存在畏難情緒。還有一些基層干部認為,農村土地流轉一直存在,當前的土地確權政策“換湯不換藥”。尤其是二輪延包工作剛剛結束,又抓確權,純屬“找事”。甚至一些干部認為,農民已經普遍接受當年農地情況,這次的確權登記頒證會使一些失地或少地農民再次申請農地,激化農村本來就緊張的人地矛盾,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積累下來的隱形矛盾。因此在工作積極性上、主動性上明顯不足,存在著應付上級考核,完成工作任務的心態(tài)和現(xiàn)象,傾向于選擇矛盾較少的縣(市)、鄉(xiāng)(鎮(zhèn))、村(組)開展確權登記工作,盡可能地維持現(xiàn)狀和原則。此外,相當一部分農民積極性不高。地多的,認為不管拿不拿證,都不能把我的地拿走,地少的,認為如果不重新分配土地,頒不頒證都意義不大。加之,這次確權登記時間安排緊,程序多,村民意見大。還有一些外出務工人員多的試點村,不少村民只有過年才能回家,把農戶集中起來現(xiàn)場確權也極為不易,只能委托他人代簽,但大多數(shù)人不愿意幫助簽名,怕引發(fā)矛盾。更糟糕的是一些務工人員失聯(lián),導致確權工作進展緩慢,按時限完成難度大。
此次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歷史遺留問題多,矛盾多。因此,必須在保障農村社會穩(wěn)定的前提下推進,不可行政命令一刀切。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要深入調研,認真分析,在尊重歷史、正視現(xiàn)實,按照分類處置的原則依法妥善解決。有政策依據(jù)的嚴格按照規(guī)定調處;沒有政策規(guī)定的,由工作組根據(jù)有關指導意見,提出解決方案,交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討論決定,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決杜絕發(fā)包方暗箱操作,強行推動,不能讓政府參與代替農民參與。同時,還要嚴防工商企業(yè)的農村圈地行為,防止農村富豪對土地資源的兼并,損害農民的切身利益,防止農村貧富兩極分化。
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網轉自:學習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