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9月21日報道,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鄭文凱當天表示,“十三五”脫貧攻堅期間,每年開展一次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活動,主辦單位為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這一獎項的設立標志著國家扶貧榮譽制度的建立。
要脫貧、要致富,關鍵在思路、在行動、在氛圍、在習慣。全國脫貧攻堅獎從脫貧、扶貧工作、社會幫扶、推動理論與實踐創新的扶貧脫貧等主體中設奮進獎、貢獻獎、奉獻獎、創新獎四個獎項,可以說,全國脫貧攻堅獎對脫貧攻堅工作個主體做到了“全覆蓋”。
各級干部要把上級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把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大課堂,作為一項政治責任,帶著責任和感情,扶真貧、真扶貧。只有清了思路,明了方向,各地脫貧攻堅工作才能與上級精神統一步調,并切合當地實際。
全國脫貧攻堅獎的設立,給全國各地扶貧一線的各大主體一個聚焦先進典型和優秀事跡的平臺,為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重視扶貧、參與扶貧、支持扶貧的良好氛圍,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輿論和群眾基礎。
全國脫貧攻堅獎的設立,是脫貧攻堅宣傳工作的重要一環。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宣傳部門在宣傳各級扶貧開發政策和在扶貧開發實踐中創造出的好經驗、好做法的同時,應按照屬地原則,采取組織推薦和群眾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產生全國脫貧攻堅獎候選人。這無疑是給各地扶貧一線的群眾和干部一種激勵。另一方面,對于積極引導貧困群眾增強戰勝貧窮困難、改變落后面貌的信心和決心,堅決摒棄“等靠要”的依賴思想,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美好新生活也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脫貧攻堅獎的設立,是認真貫徹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新要求的重要體現。在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選準配強村級班子、整頓軟弱渙散的基層組織等工作中,如何將愿意為群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干部、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充實到黨的基層組織中來,如何讓政治上靠得住、作風上過得硬、工作上有能力、敢擔當的優秀干部脫穎而出,全國脫貧攻堅獎提供了一個創優方向和實現渠道。
“奮進、貢獻、奉獻、創新”很好地詮釋了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基本要求。筆者認為,除了在全國層面設立脫貧攻堅獎,全國各級各地也應參照此標準,結合民族地區、邊遠地區等地方工作實際,創造性地開展本地評優創優活動,以設立脫貧攻堅獎為契機,做好宣傳工作,不斷厚植扶貧榮譽制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集聚時代正能量。
作者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