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至24日,金正大集團和以中農業交流合作中心再次組織種植大戶、水溶肥生產企業代表、優秀經銷商以及農技推廣人員赴以色列考察現代農業。
以色列,以“沙漠之國”打造“農業強國”的奇跡聞名于世。而奇跡的背后,是以色列人建立了一整套強大體系,它是由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農業合作組織緊密配合的科研、開發與教育、推廣服務的一體化體系。
懷著學習借鑒以色列產學研經驗的目的,考察團第一站來到了希伯來農業大學,一走進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的花園大學,來自云南昆明的種植大戶張國喜就發出驚嘆:“這哪里像是在沙漠國家,跟我們春城差不多,得好好學習了解下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希伯來大學農學院是以色列唯一的農學院,號稱“農學家的搖籃”,以色列國內絕大多數的農業技術人員都是該校的畢業生。該學院為以色列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支撐與科技服務保障。其經驗對中國高等農業院校在培育農業人才、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啟示與借鑒意義。
隨后,考察團又興致勃勃的參加了以色列Arava農業開放日。Arava位于以色列南部的內蓋夫沙漠地區,瀕臨死海南部區域,地下水開采需要深達1500米,且水質咸度較高,年降雨量平均僅為30毫米、蒸發量卻達3000毫米,干旱少雨的環境極不利于農業生產。Arava農業研究中心的愿景是“在沙漠地區創造更好的種植方式”,該中心利用在技術轉化實用高效的特長,助力企業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通過與其緊密聯合的數百個農業生產基地來推廣新型產品的產業化發展。
Arava農業研究中心工作人員Oren介紹,通過滴灌、水肥一體化、咸水淡化等一系列現代農業節水高技術,生產了以色列60%的出口蔬菜和10%的鮮花,年出口額達2.5億美元。這個數字讓大家驚嘆不已。
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農田花園,隨處可見到滴灌、噴灌節水設施。以色列作為世界上資源節約型的典范,水和耕地資源極其短缺。解決資源匱乏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發展水肥一體化技術。具體方法是通過利用一系列口徑不同的塑料管道,將水和溶于水中的肥料通過壓力管道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水、肥均按需由電腦控制定時、定量供給。目前,以色列90%以上的農田、100%的果園、綠化區和蔬菜種植均采用滴灌技術進行灌溉。滴灌技術不但節水,而且為發展高效農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用滴灌方法生產的西紅柿每公頃產量達110噸、辣椒、葡萄各40噸、茄子70噸。現在,世界各地都在推廣應用以色列的滴灌節水灌溉技術。
迄今為止,金正大與以中農業交流合作中心已經組織了近千位行業專家、種植大戶、農業推廣人員五次到以色列進行現代農業考察交流活動。以色列作為“一帶一路”沿線上的重要節點,金正大愿意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為中以雙方農業技術的交流、引進、落地、推廣,提供更多的機遇,助力農業合作在“一帶一路”沿線上取得重大突破,助力水肥一體化技術、高效農業種植技術在中國得以快速應用推廣,促進中國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大眾網2016年1月2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