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蔡東宏等:海南發展鄉村旅游業的思考

[ 作者:蔡東宏?王程程?武思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8 錄入:12 ]

發展新探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扶持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景觀旅游村鎮,打造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休閑產品。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海南發展鄉村旅游業可實現傳統農業和旅游業的有機融合與互惠發展,有利于海南鄉村經濟發展、鄉村環境優美和提升海南生態文明建設質量。

發展優勢

政策優勢。海南政府積極促進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以“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理念進行生態文明村創建,依托地方特色資源與產業優勢進行“互聯網+農業+旅游”小鎮建設,提出到2020年在全省創建3至5個發展產業化、經營特色化、管理規范化、產品品牌化、服務標準化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打造50個特色鮮明的旅游風情小鎮、100個風情村,發展100個A級鄉村旅游點,爭取實現全省接待鄉村旅游游客1015萬人次,旅游營業收入30億元。

鄉村旅游資源優勢。海南被稱作“中國熱帶花園”,有著獨特的生態環境優勢,擁有著名的熱帶原始森林,如樂東尖峰嶺、昌江霸王嶺、陵水吊羅山等。瀑布大多蘊藏于原始森林中,有大理瀑布、楓果山瀑布、黎母山瀑布等。溫泉主要在海南的西北部和東南部,著名的有官塘、南田、興隆及藍洋溫泉等。黎族、苗族仍保留很多原始民俗習慣,如民族特色飯菜和飲品——竹筒飯、三(五)色飯和鹿龜酒、坡馬補酒等;著名的工藝品有黎族紡織品、雕刻、刺繡等;節慶主要有府城換花節、觀摩南山不老松、三月三、海南國際椰子節等;民居建筑帶有熱帶山地文化特色,其中以干欄式、船形茅屋、竹墻屋、“隆閨”等聞名中外,且船型茅屋建造技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著名景區崖州古城是三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城村有“海南第一文化古村”之稱。

品牌優勢。目前,海南已打造出鄉村旅游等主打旅游產品,瓊海市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和“美麗中國”十佳旅游縣,三亞亞龍灣玫瑰谷等3家景區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保亭布隆賽鄉村文化旅游區、瓊海龍壽洋鄉村(國家)田野公園等鄉村旅游區品牌效應彰顯,吸引了大量島內游客,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取得實效,鄉村旅游特色化發展進一步加快。

對策建議

一、多方聯動,明確職責

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市場推動機制,為鄉村旅游業發展提供機制保障;可在省旅游委指導下進行專家策劃、規劃,實施創新規劃;可在縣(市)委縣(市)政府指導下建立領導小組,實踐創新管理,推進公眾參與制度建設,領導社區和居民進行參與式管理;另外,企業牽頭搭建經營平臺,農民、村集體等多方參與,實現創新合作、創新經營,構建“區域發展、農民致富、游客滿意、企業盈利”的互動發展模式。

二、加大政策扶持和投資力度,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大對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網絡基礎能力的建設,努力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為“互聯網+農業+旅游”小鎮建設營造良好的互聯網發展空間。

研究制定促進鄉村旅游休閑發展的用地、財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提供低息或無息貸款,幫助當地村民籌集資金,減免稅收并簡化當地企業辦理手續等,鼓勵、引導當地居民和企業從事鄉村旅游經營活動。

支持社會資本、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大對復合型、應用型旅游人才的培養力度,創辦更加專業化和精細化的高端旅游學校,啟動與其他省份的聯合培養培訓項目。

三、加強鄉風建設,打造生態文明村

積極培育農村文化市場,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加強對廣大農民的教育培訓;積極建設農村宣傳文化設施,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

創新鄉賢文化,弘揚善行義舉,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鄉建設,傳承鄉村文明。

以農村“水、電、路、氣”建設為突破口,建設文明生態村,打造環境友好型農業觀光休閑生態旅游勝地。

保護原生態植被,按照景觀標準改造農房等促進住宿配套設施現代化,完善旅游村內外道路、水電、公共廁所、景區點指示牌,開通農村寬帶網、有線電視、自助游服務站等。

按生態文明村的理念來培育農業產業的發展,建立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的農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農業和旅游業一體化發展。

四、科學謀篇布局,創建鄉村旅游品牌,挖掘特色民俗

堅持“鞏固中部、開放東部、拓展西部”的戰略,在鞏固中部的基礎上帶動東部的鄉村旅游發展。發展線路應從沿海地帶向產業基地、種植園以及農場延伸,建立一批開放型度假區。努力挖掘西部珍貴的地方文化淵源,拓展西部鄉村旅游的發展路徑,設計獨具一格的文化生態旅游景區。突出熱帶海島風光、熱帶雨林生態、美麗鄉村風情、地方民俗體驗、黎苗文化魅力、休閑度假養生等特色。

在原有基本農田基礎上大力發展南藥種植、熱帶水果、花卉、畜產品、水產品等現代特色農業,打造新型熱帶現代農業基地,開發“醫藥村”、“檳榔村”、“花卉村”等特點鮮明的鄉村旅游品牌。

支持鄉村旅游經營者、農民、漁民和林區職工依托當地資源,開發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飾、手工藝品、特色食品、旅游紀念品等商品,構建鄉村文化旅游產品新體系。

五、堅持綠色發展和人文生態優先

政府應出臺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規范鄉村旅游項目健康有序地開展。同時,堅持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優先,倡導綠色開發,避免“舊村改造”變成“破壞性建設”,注重保護古村落、古建筑等有形財富以及其他人文資產,立體展示海南文明的多樣性和保留歷史遺留的習俗、禮儀、節慶等方面的風格。另外,增加生態建設投入,加強生態保護和染污治理,著力補齊生態環保的短板。倡導綠色消費、綠色生產、綠色經營,探索創建綠色旅游和文化名村的新模式和新風尚。

(作者單位: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海南日報2016年03月1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中文字幕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高清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欧美日本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亚洲无遮挡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