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高雅等: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 作者:高雅?申相磊?胡然然?穆向麗?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26 錄入:19 ]

在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怎樣進行資產清產核資?農村集體經濟成員如何界定?集體資產股權怎么分配?……近日,在2017年全國農牧漁業大縣局長輪訓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范縣農業(經管)局長班“局長議事堂”上,局長們紛紛建言獻策,就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清產核資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前提。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農業局科長肖海文首先打開了話匣子:“清產比較難,在改革中要區分經營性、非經營性以及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原始價值和現實價值相差較大,如何評估就成了難題,估低了會損失集體和農民的權益,估高了又會對經營產生影響。”

此外,清產核資工作不能一蹴而就。“為了方便群眾隨時查詢村務情況,地方政府搭建了一個信息平臺,形成數據鏈,實時推送。”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委農工辦主任徐欣向大家分享經驗。

成員資格界定,因地制宜保障農民權益。對此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在現實中多以村規民約、傳統觀念以及歷史習慣等因素為準。隨著城鄉融合,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入城市,農民在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等方面不完全重合。對此,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農村合作經營管理站楊銀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人員流動較大,在工作中要征求群眾意見,通過民政、公安配合,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一村一查的方式確定。

甘肅省涼州區農牧局站長趙廷武說:“要以尊重歷史、根據現實、規范程序、群眾認可為原則,符合條件就確定為成員,條件外的人員確定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討論。”

集體資產管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目前,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積累了很多資產,在管理上面臨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以及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要求。對于貧困村的資產管理,山東省昌樂縣經管局科長于梅梅建議:“在沒有資產的村莊,除了盤活資源性資產外,還可以抽取一部分可量化資產,給成員們配股,讓大家共同富裕。”

在討論中,針對完善法律法規,基層局長們希望,中央及省級政府應加快立法,明確政策,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提供充分的法律政策保障。不但要加快立法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法律地位的問題,同時也要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在成員資格界定、股權設置、股權流轉、繼承等方面給予明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7年05月25日 02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飘花中文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